欢迎进入宁夏宣讲网!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热点面对面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宁夏宣讲网  nxjst.nxnews.net  发表时间:2018-06-21     

  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六项重要原则之一,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本质特征,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自然息息相关,离开自然、背离自然规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难以想象,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自然环境与人类的水乳交融是无法逾矩的客观规律。

  人类本身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因此,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还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曾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并告诫:“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人类只有依靠自然界才能生存和生活,构成人类基本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资料都是源于自然界的馈赠。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可以说,自然界是人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客观环境,也是人之所以能够生活的物质来源。

  自然界是人类从事实践活动的对象。劳动作为人类的本质活动使人与自然紧密相连。马克思认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自然界是人类劳动的前提条件和指向对象,没有自然界,人类劳动、人类生命活动就失去了环境、资料和工具依靠,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全部物质资料无法得以满足,人类文明也就不复存在。实践在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架起了桥梁,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赢与能量交换,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也使自然界深深打上了人类的烙印,实现了自然界的人化或人化自然。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作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性、科学性的当代表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直面、分析和总结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以及经验教训而提出的致力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科学判断。这一科学判断让人们在自然面前懂得敬畏并时刻保持警醒,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刻领会并严格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

  当人类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始终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在开发利用自然方面有所遵循时,人与自然就会和谐发展,人类也会得到自然的馈赠和回报;相反,人类如果无视对自然的依赖,在自然面前盲目自大,破坏性、掠夺性地伤害自然,最终必然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坚持和遵循的根本原则与基本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对这一原则和规律的理性阐释。可以说,新时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全党、全国、全社会以及全体人民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处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否依赖于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忽视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会导致这几种关系的紧张恶化,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及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无从谈起。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是对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解与理顺,这些关系一经理顺,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必然会达到。因此,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建设的任何阶段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规避曾经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必然遵循,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重大。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人类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就是要在现代化和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或者说共产主义本身就是人类的高级文明形态,既生态文明得以实现并得到充分发展的文明形态。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求也必然包括深刻的生态文明内涵。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既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的社会,还是一个理性尊崇自然、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得到彻底解决的生态文明社会,此时,人们已经远离人对人、人对物的高度依赖而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

  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必然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必然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应对发展难题和治理困境的重大举措加以重视,更将其作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凸显出来。事实证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我们理应牢固树立和不懈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打折扣、搞变通,绝不允许消极不作为,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作出应有的贡献,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执笔:马红梅)

【作者】:马杰

【稿件来源】: 宁夏日报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