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宁夏宣讲网!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热点面对面

农村集体土地高效利用的平罗经验

宁夏宣讲网  nxjst.nxnews.net  发表时间:2019-01-13     

  宁夏党校、行政学院课题组

  明确“哪些地入市”和“有哪些权”

  摸清“家底”,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原则,对全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数量、面积、使用现状等进行摸底核查和登记造册,全县公益性建设用地8.9万亩,原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327宗3022亩。在摸清家底基础上,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入市方案,明确村委会为入市主体,明确了“村委会申请、地价评估、民主决策、乡镇审查、部门审核、政府审批”的土地入市工作流程,县、乡有关部门协同为入市提供服务。

  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出租、抵押、作价入股、转让等权能,实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截至目前,已完成14宗121.32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入市交易,出让价款732.5万元,土地增值收益223.5万元,村集体净收入150.3万元。探索建立差别化的土地增值受益分配机制,原则上要求村集体留取率不低于60%,其余可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中公平分配,促进了农民多元增收。

  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农地保障功能

  创新安置途径,实现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有保障。在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除列入县域公益性项目可以实施土地征收外,其余非公益性项目用地一律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入市予以保障,既能实现征地范围逐步缩小,也为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入市找准了市场。在城关镇和平村土地征收过程中,保留3.3亩土地转用为集体建设用地,由村集体建设综合农贸市场,摊位优先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营。

  发挥全国试点县先行先试的功能,探索试行农民变“股民”,放大农地价值。黄渠桥镇五星村12.61亩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作价66.07万元,以土地作价入股方式入市,建设种子加工包装基地,发挥了集体建设用地的资本功能,实现了农民向“股民”的转变。目前,全县已有3宗入市土地以不动产权证办理抵押贷款500万元。

  探索以地养老,发挥农地保障功能。探索农村老人以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房屋、承包地补偿或土地流转收入置换养老服务。将灵沙乡胜利村闲置小学校舍改造为集供养、康复为一体的多功能、社会化、开放式、互助养老,已入住老人83人,其中有3人退出土地产权,有69人流转土地经营权,满足了部分村民离土不离乡就近养老的愿望,解决了农村老年人“看田”防老、种田养老、粗放经营等问题,发挥了农地的保障作用。

  做好“退”“用”结合文章,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将盘活进城农民闲置资产与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相结合,“本地农民自愿有偿退出、生态移民插花安置”,有效盘活了2056户进城农民的承包地和房产,其中插花移民安置1638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转让418户,累计转让承包地11280亩,宅基地56.6万平方米。实现了增加退出农民财产性收入、降低政府安置移民成本、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刚性需求。

  将农村产权自愿有偿退出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在土地流转比例高的灵沙乡富贵村五队试点退出整治,增加耕地180亩,全部由村集体流转给大户经营。

  结合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了多元化农民产权退出保障机制,对不同类别、不同意愿的农民精准施策。允许农户自愿有偿退出部分农村产权,对已进城居住且有偿退出宅基地、房屋的,继续保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仍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其他权益。

  成立农改中心,培养专业人员

  只有最大限度地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才能实现企业“创收”和农民“增收”。为此,平罗县专门成立了农改中心,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在改革政策制定、集体土地管理、规范产权交易、产权退出转让、经营主体培育、盘活闲置用地、实现“村、民”双赢等改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当然,农村集体土地高效利用之路并不全是一帆风顺,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村面积大、范围广,解决土地流转流通的工作量非常大,仅靠农改中心的专职人员去推动这项工作,能否跟得上改革发展的进度要求,有没有可替代的社会组织来续接这项任务……这些问题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从目前试点运行情况看,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入市比较适合当下的国情,对移民安置、脱贫富农、盘活资源、生态建设等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执笔:龙生平)

  

【作者】:马杰

【稿件来源】: 宁夏日报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