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宁夏宣讲网!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热点面对面

建链补链强链 促产业融合发展

——从吴忠市奶产业看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宁夏宣讲网  nxjst.nxnews.net  发表时间:2019-09-17     

  吴忠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核心提示:2018年年底,吴忠市奶牛存栏约18万头,占全区的“半壁江山”;吴忠市奶牛规模化率达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经过近40年的培育发展,吴忠市奶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成为业界公认为黄金奶源基地。我区各地当借鉴吴忠奶产业发展的做法,扎实推进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吴忠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突出政府引导,政策支撑能力强。吴忠市因势利导,针对奶产业发展各阶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政策扶持的重点和方向,先后从园区建设、棚圈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品种改良、奶牛保险、贷款担保贴息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全力推动奶产业发展。建立奶业临时财政补贴机制,设立奶业风险基金,每年撬动贷款3亿多元。争取国家和自治区产业项目,近三年实施了国家奶牛大县种养结合、粮改饲、奶牛标准化牧场建设、数字化试点等项目32个,为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强化龙头培育,带动能力强。先后引进伊利、娃哈哈等大型龙头企业入驻吴忠,扶持本土乳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含量高。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奶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实施奶牛良种工程、科技提升工程,健全奶牛防疫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和饲料配送体系。启动建设中国(宁夏)奶业研究院和利通区奶牛科技服务中心,建成奶牛专家大院、自治区奶牛DHI测定中心吴忠分中心。全面推广奶牛DHI检测、性控胚胎、健康养殖等新技术,规模养殖场奶牛良种率、机械挤奶率、青贮饲喂率均达到100%。

  转变发展方式,养殖规模化率高。实施奶牛“出户入场、引牛上山”工程,建设五里坡、孙家滩、青铜峡沿山三大奶牛养殖核心区。引导分散养殖户、镇村庄点养殖场逐步向核心区整合迁建,解决了人畜混居、粪污污染和养殖效益低、鲜奶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延伸产业链条,产业融合度高。紧盯奶牛养殖这个关键环节,从产业上下游同时发力,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种养加销一体、各产业紧密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一产方面,推进种养结合,带动饲草种植16万亩;二产方面,建成乳品加工企业10家,带动金世纪包装、夏进制箱等包装纸箱企业7家。同时建成吴忠绿色能源开发、吴忠润芝土等有机肥生产企业10余家;三产方面,围绕奶产业社会化服务,组建了市奶业协会、金地奶业联合体,全市物流配送收入达到2.5亿元,带动就业1.5万余人。

  吴忠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我区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借鉴吴忠奶产业发展的做法,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

  选准发展路子,一张蓝图绘到底。虽然奶产业发展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吴忠市抓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没有丝毫动摇,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将奶产业推向高质量发展道路。当前我区产业发展的协同性不强,产业多而杂、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今后要立足区情和资源禀赋,科学谋划产业布局,持之以恒抓落实。自治区统一规划确定区级主抓的产业,各市、县区也要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集中精力,一抓到底。政府扶持资金要集中整合投入优势产业,真正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防止“撒胡椒面”。要完善产业推进机制,成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规划、一抓到底。

  延链补链强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目前,我区大部分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缺链”问题,如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低且没有市场话语权,装备制造、现代纺织等配套产业没有形成,所需上下游产品都从外省市采购,增加了企业物流等成本和风险隐患。因此,抓产业要抓全产业链,扶持重点应当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鼓励引导做产品、做品牌、做市场,将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带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使企业从单纯生产型向研发型过渡,由“跟跑者”变为“领跑者”。要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资,加快补齐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链闭环,推动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狠抓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制约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短板,各产业都存在科技投入少、产品研发能力薄弱、专业人才缺乏、技术工人紧缺的问题。因此,要认真落实自治区“创新驱动30条”,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奖励支持制度,鼓励企业发展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业态,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创造,带动产业提档升级。加大与国内研发机构、知名高校、科技强省合作,建设技术创新联盟、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快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我区产业竞争力。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定向定点培养和引进人才,要降低人才支持“门槛”,在职称评定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地人才来宁发展;同时要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力度,在中职院校开设装备制造、纺织、乳品加工、化工等专业,开展订单式培训,解决企业发展人才不足的问题。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行业竞争力。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引擎。当前,制约我区产业提质增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的牵引。装备制造,现代纺织、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都缺少带动强、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今后,要重点围绕优势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大力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中小企业优化整合,力争3—5年内每个产业都能培育1-2个产值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资源能源消耗,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以生态理念为统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改造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存量产能,增加数控机床、仪器仪表、轴承等优质产能增量,推动重点行业向高端精密、绿色精细提升、向全产业链延伸。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建设水平,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增强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健全完善农业发展产业链价值链。加快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等,大幅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培育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提高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为经济发展装上“绿色引擎”。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精准研判、主动防范、有效化解。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要重点警惕项目选择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生产技术风险、生态环境风险、资金接续风险、合作经营风险等。要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评估机制和防控责任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确保风险总体可控。新上重大项目必须由县级以上政府统一组织力量进行风险评估,将评定结果作为项目选择的重要依据,完善对企业的监管机制,政府扶持的企业必须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抗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多主体、多渠道风险分担机制,全产业链都要引导保险机构介入,扩大政策性保险范围,全面设立产业风险补偿基金,重点用于可控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建立保护价和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产业链前端广大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 (执笔:蒋波)

【作者】:马杰

【稿件来源】: 宁夏日报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