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宁夏宣讲网!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热点面对面

分类施策推进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

宁夏宣讲网  nxjst.nxnews.net  发表时间:2019-10-22     

  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理论中心组

  核心提示: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必须着眼“全覆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点,坚持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拓展相结合,分类施策推进党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金融企业、高等院校和市、县(区)五大监督板块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释放派驻监督新动能,取得派驻监督新成效,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自治区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机构改革要在政治监督上再深化

  从巡视反馈的问题和党的十九大后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党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坚持“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深化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不仅是统筹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管党治党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健全派驻机构领导体制,加强对自治区纪委监委40家派驻机构的直接领导、统一管理,明确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和综合监督单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强化组织保障,凸显派驻机构是党的政治机构、派驻监督是政治监督的本质属性和职能定位。必须准确把握派驻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强化政治监督,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驻在部门党组织的监督,重点检查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情况,推动驻在部门党组织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自治区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必须强化监察监督,根据自治区纪委监委赋予的监察权,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分析研判系统性、行业性廉洁风险,及时向驻在部门党组织提出监督建议,依法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必须把政治监督、日常监督、监察监督贯通起来,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做实日常监督,提升监督质效,使派驻机构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实现新时代派驻监督高质量发展。

  区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在强化领导上下功夫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实行“未用派驻之名、但行派驻之实”的改革,是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根据企业规模大、人员多、下属企业分布广的特点,以及企业内设纪检监察机构同级监督难的实际进行的体制创新,其实质与派驻纪检监察组要求一样,通过全面落实国有企业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创新组织方式,完善工作机制,赋予监察权,强化自治区纪委监委对企业纪委的领导。我们为15家区属国有企业配备专职纪检监察干部49人,向其中10家企业派出监察专员办公室,强化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责任。改革后,区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必须定期报告工作,查办腐败案件以自治区纪委监委领导为主,主要负责人提名考察以自治区纪委监委会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为主,履职尽责的考核也由自治区纪委监委会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进行。区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通过建立健全情况报告制度、内部管理制度、沟通协调机制,协助企业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时,加强对企业总部机关纪委、下属单位纪检机构的领导,把管党治党压力传导到基层,着力改变管党治党不严、经营管理不力、化解风险无方等突出问题。

  区管金融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在发挥派驻优势上出实招

  撤销自治区管理金融企业总部内设监察部门,通过单独派驻的形式,将企业纪委改设为派驻纪检监察组,与驻党政机关纪检监察组职责定位本质一致,都是自治区纪委监委的组成部分,由自治区纪委监委统一管理,工作权限、履职要求、工作机制、服务保障等原则上比照党政机关派驻机构进行规制,派驻干部的企业人员身份和待遇保持不变,通过授权履行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两项职责,既有利于保持原金融企业纪委干部队伍稳定和工作连续性,又使监督全覆盖质量得到提高,确保“探头”作用有效发挥。我们对2家区管金融企业实行派驻制改革,配备工作人员10人,在自治区纪委监委的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下,金融企业纪检监察组与驻在企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履行对驻在企业的监督责任,协助驻在企业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的提名考察和日常履职考核,以及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以自治区纪委监委为主。

  区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在压实责任上求实效

  党委书记和校长列入自治区管理的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同深化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的核心要求是一致的,由于高校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党建工作体制的不同,改革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我们对13所党委书记和校长列入自治区党委管理的高校实行视同派驻改革,全部派出监察专员办公室,强化“三个为主”,推动高校党委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改革后,必须抓好主体责任落实。区管高校纪委协助高校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区管高校党委切实履职尽责,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必须落实好监督责任。通过强化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督促高校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以强有力的监督为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供坚强保障。必须强化日常监督。紧盯“关键少数”、关键领域、区管高校主要负责人,突出对管人管钱管物、权力集中、廉洁风险高或教师职工学生反映较多单位的监督,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压缩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自治区纪委监委会同驻高校主管部门纪检监察组,加强对区管高校和部属高校纪委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推动高校纪委补齐短板、发挥作用,办好社会主义一流高校。

  市、县(区)派驻机构改革要在解决定编、定员、定职责上做文章

  针对市、县(区)派驻机构设置不合理、覆盖不全面,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不明确,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顺畅,职责不清晰,监督不到位、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委加强与自治区党委编办等部门的沟通协商,按照自治区机构改革对市、县(区)的分类,参照市、县(区)党政机构设置限额、行政编制、政法编制等情况,对派驻机构和编制设置最低保障数额,由各地结合实际进行配置。在机构设置上,采取单独派驻和综合派驻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对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实行单独派驻,其他部门(单位)实行综合派驻,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在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设置上,分市、县、区三类设置不同的行政编制数,由各地编制部门在本级管理的行政编制范围内通过划转、调剂等方式统筹解决,不得占用纪委监委机关原有的编制和巡察机构编制,不得在机构改革中减少纪委监委机关编制充实其他部门,解决有人管事的问题。在规范机构、人员、领导职数设置的基础上,明确派驻机构职责权限,改革派驻机构领导体制,完善派驻监督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推动市县(区)纪委监委派驻监督高质量。

  

【作者】:马杰

【稿件来源】: 宁夏日报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