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等工作,加快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阶段,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对宁夏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推进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理论指引。
全面理解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关系
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宁夏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现状,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全过程中,必须正视这个最大现状、逐渐改变这个现状。高水平保护通过加强环境监管、推动节能减排等手段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直接改善宁夏的生态环境质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提升宁夏高质量发展的品质,为高质量发展守好底线,实现绿色化和低碳化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保护的重要目标。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硬道理,但是高质量发展必须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刚性约束条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两者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正确分析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美丽新宁夏建设的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也是美丽新宁夏建设的首要任务。宁夏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聚焦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精耕细作,统筹推进“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发展,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特色产业基地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加快构建体现宁夏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特色产业国内国际竞争力,培育和挖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高质量发展主观能动性。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之路,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施市场主体梯次培育计划、国有企业强基培优工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行动,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形成适应宁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环境。统筹规划园区定位,协同谋划推进全区24个园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活动,打造协同招商队伍,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把提升园区承载能级作为关键重点,推动全区特色化、专业化、高质量发展,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的配套服务。强化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高内陆开放水平,拓展制度型开放,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突出“借力创新”,继续用好东西部科技创新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创新协作长效机制,推动东部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成果到宁夏孵化和转化,形成东西部科技创新共赢机制。加强自主创新,实施创新力量厚植、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协同联动和创新生态四大工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教育、科技和人才的良性循环。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全面创新,打通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的堵点卡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指出“宁夏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要胸怀“国之大者”,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坚守“一河三山”生态环境基准线,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夯实高质量发展底色。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大整治修复力度,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强化生态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宁夏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整体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绿色生产力,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共赢。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好高质量发展底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提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水平和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在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用足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
全面加强黄河保护和综合治理,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和滩区治理,确保黄河安澜。加强黄河干支流防洪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灾害风险研判和防控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巡查排险,提高防洪减灾应急能力。团结一心,坚决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守住黄河生态安全边界。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明确高质量发展方向。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坚决摈弃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定绿色发展定力,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水平,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链各个环节。加快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制度安排,赋能我区高质量发展。 (执笔:刘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