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宁夏宣讲网!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热点面对面

“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宁夏宣讲网  nxjst.nxnews.net  发表时间:2025-03-26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两个结合”是我们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应有之义,“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前提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欧洲,却在近现代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科学的理论伟力,而且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自觉和主动实践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自觉秉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历史自觉,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政治条件,且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这一科学态度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与中国现实条件的深度结合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根基。从晚清的“国粹与欧化之争”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东西文化论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成为中国文化发展亟须回答的理论课题。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强调融贯中西、会通古今,抛弃了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两个结合”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必由之路

  “第一个结合”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要立足中国的社会基本性质、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发展道路等现实条件,全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此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奠基。

  “第二个结合”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以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中华民族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积淀,数千年历史底蕴铸就辉煌文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精髓及价值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在赓续古老文明、注入时代精神中不断彰显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

  “两个结合”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科学遵循

  坚持“两个结合”为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积淀文化软实力。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互相成就,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坚持“两个结合”为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理论指引。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现中国特色;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时代精神。“两个结合”铸就了科学理论及中华文化的思想升华,为推进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引。 (执笔:陈欣)

【作者】:

【稿件来源】: 宁夏日报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