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宁夏宣讲网!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热点面对面

用红色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宁夏宣讲网  nxjst.nxnews.net  发表时间:2025-08-25     

  刘文长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厚重内涵。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互融互进的,两者的双向互动,为红色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能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互融互进

  首先,两者的思想来源一致。马克思主义是它们的理论渊源,党的不懈奋斗史是它们的历史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它们的丰厚沃土,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是它们的共同借鉴。两者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创造,是在取长补短中相得益彰、美美与共的。其次,两者的价值取向一致。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24字的价值目标一致。两者共同植根于党的历史的伟大实践,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共同落脚于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价值旨趣。第三,两者在实践中相融共进。在文化传承与价值创新的相互促进上,红色文化作为历史积淀,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吸收红色文化精髓的同时,也推动红色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与更新。这种互动机制,使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得以创新发展,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获得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传播与教育传承的相互融合中,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红色文化中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精神谱系、经验总结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案例,增强了其社会认同和实践伟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运用,如志愿服务、公益事业、红色旅游等,为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根同源、共融互进,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两者的双向互动,为红色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用红色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宁夏大有作为

  用红色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宁夏正逢其时。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文化强国、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在这个大背景下,用红色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正逢其时。

  用红色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宁夏条件具备。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1926年,宁夏就建立了我们党的组织,红军长征和西征曾转战宁夏,之后宁夏人民又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建设,为抗日战争、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区遍布着十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蕴藏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和革命传统。目前,宁夏已公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92处,可移动革命文物2165件(套),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景区景点、展陈展馆等有70余处,全区红色旅游资源有171处,感悟长征精神、品味革命历史精品研学线路13条。用红色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宁夏具备良好的条件,能够大有作为。

  用红色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宁夏有实践积累。在物质赋能上,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利用革命旧址、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比如,银川市将钟鼓楼(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办公旧址)打造成旅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参观;固原市依托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让游客体验“走长征路、读长征史、登胜利山”的红色旅游;全区围绕“红色旅游+乡村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示范村等。在精神赋能上,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为滋养,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为宁夏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坐标。在教育赋能上,红色文化不仅是一种历史传承,更是一种价值引领。开展红色主题展览和讲座、红色文艺作品欣赏等活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红色主题公园、红色旅游线路的打造,红色文化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化已根植于大中小学生的心灵深处。红色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已在宁夏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让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加大红色文化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结合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举行形式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各类展馆和博物馆通过图文并茂、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党的光辉历程”“党的伟大成就”“党的不懈奋斗”等内容,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传播。思政课教学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各类学校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宁夏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新媒体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赛道,要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运用人工智能等,提供更直观、沉浸式的教育体验,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吸引力,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红色文化,从而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大红色文化研究力度,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学理化研究为依托,为红色文化提供良好的学理支撑。加大对红色文化所反映的历史史实及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的研究阐释,特别是要全面深入研究单家集夜话、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宁夏、将台堡会师等重大历史史实,推出高质量有价值有影响的学术论文、研究专题、党史著作、影视作品等。出版权威性的宁夏党史读物,尽快解决一些展览馆、纪念场馆展陈内容中历史脉络不清晰、历史反映不全面、讲解词表述不一致等问题。借助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以及专家讲座等形式,不断推动对红色文化研究,从党史中汲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营养。

  加大红色文化利用力度,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在坚持保护第一原则的前提下,擦亮宁夏红色文化的“八大标识”:一座楼(银川钟鼓楼)、一席夜话(单家集夜话)、一个故事(吃土豆话初心)、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一本书(《西行漫记》)、一座碑(将台堡会师纪念碑)、一块根据地(陕甘宁边区盐池县)、一个自治政府(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同时,要合理利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把革命文物承载的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阐释好,把革命文物记载的党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讲述好,把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发挥好。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用好革命文物、红色典籍、纪念设施、红色剧目等,开展体验教学、主题党日等活动,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作者系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作者】:

【稿件来源】: 宁夏日报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