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宁夏宣讲网!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热点面对面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宁夏宣讲网  nxjst.nxnews.net  发表时间:2025-10-27     

  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作风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重要指示对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出了全新要求,作出了长远部署,有利于全党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着力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已经出台的制度和制定的措施,能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已经取得的成效和形成的机制,能不能巩固发展、务实管用,关键还是在于抓常抓细抓长。抓常就是要重在经常、常抓不懈,经常抓、见常态、常常抓,时刻摆上重要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让制度规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各项措施要求成为党员干部的常情常态;抓细就是要深入抓、见实招,抓细节、环环抓,抓住问题、抓住具体,既要对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和车轮上的腐败等老问题保持高度警惕,更要对潜入地下、由明变暗、改头换面、手段翻新、变换花样的隐形变异违纪新问题加强预防治理,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反复抓,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反弹回潮。要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特别是要注重当下的常和细,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等细小问题,还要十分注重未来的长和精,持久反复抓作风建设,保持对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和鲜明态度,明确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具体要求、关键所在、实践难题及破解路径。

  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化是固化作风建设成果的有效载体。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既是对作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时代发展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破解作风建设出现周期性反复难题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只有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才能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与此同时,只有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机融入制度设计、制度制定、制度修改和制度实施的各环节各领域,才能不断提升作风建设的治理效能。总的来看,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与抓作风建设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和相互的关联性,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的作用来固本培元,以法治思维正风肃纪,以法规制度创新固本培元;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稳预期的作用来引导行为,通过法治具有的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的作用以及规范、引领和保障价值,为党员干部提供行为模式和明确指引,引导其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强化行为预测,形成稳定预期;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利长远的作用来重塑作风,将法治基因有效植入加强作风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活实践,为各项行为划定法规准则,用法治手段正风肃纪,进一步推动作风建设从被动的整治逐步转向主动的预防。

  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自我革命中具有引领和内生意义的关键一环,必须注重依靠制度管长远管根本的价值和作用。加强党内制度建设,不仅是我们党百年历史发展形成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要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着眼长远发展,坚持标本兼治,从加强作风建设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制度的笼子扎得紧而又紧、织得密而又密,确保已经制定的制度规范能管用、行得通、执行好;要深化运用教育提醒、明察暗访、通报曝光、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督促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引导党员干部转作风、求实效,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要强化党员干部的规则意识和程序意识、监督思维和责任思维,引导党员干部遵纪守法、以身作则,守规矩、明程序,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明白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道理,敬畏权力、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通过健全完善相关机制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未来作风建设的必然选择。一要健全纠治“四风”长效机制。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完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为党员干部标出红线、划出雷区,设置隔离墙、通上高压线。二要健全堵塞监管漏洞机制。针对学习教育中发现的一系列突出问题,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把成熟的经验和有效的做法及时提炼上升为制度规章并推动贯彻落实。三要健全协同监督机制。要坚持授权与控权相结合,发挥党内监督的主导作用,促进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力量共聚、资源共享、成果共用;深化纪检监察与人大、政协等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健全联动监督等工作机制,尽可能释放最大的监督效能。四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和构建保护批评者敢讲真话和免受打击报复的相关机制,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不断奋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强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加强作风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方法论是有效提升正风肃纪反腐能力和综合治理效果的重要方式。应该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新特点和新动向,这就决定了一定要树立全周期管理的理念,坚持科学运用系统观念和统筹思维正确认识作风建设、理性看待作风现状、扎实解决作风问题。对待作风建设决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坚定决心信心、持之以恒抓好改进工作作风的各项工作,推动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必须深刻认识作风问题与违纪违法和犯罪问题的紧密关联性,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促使治病强身相结合,注重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推动风腐同查同治,深入纠治各类腐败案件背后存在和蔓延的“四风”问题,奔着问题去、对着根源治,从根子上解决不正之风隐藏的腐败问题,为树培优良作风提供干净土壤和良好条件;必须把作风建设融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使作风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相互贯通、协同发力。 (执笔:周晓军)

【作者】:

【稿件来源】: 宁夏日报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