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宁夏宣讲网!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热点面对面

聚深化改革之力 谱宁夏发展新篇

宁夏宣讲网  nxjst.nxnews.net  发表时间:2025-11-11     

  郭小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就是其中之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关键领域谋划改革突破,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全会要求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宁夏要通过经济领域深层次改革,激活市场活力、培育产业动能、畅通发展循环。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煤电、化工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要强化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发展光伏组件、风电装备、储能电池等制造产业,建设国家级新能源综合示范区。要借力“东数西算”国家战略,落实数字宁夏“1244+N”行动计划,推动算力资源与新能源、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要做优特色产业发展,深化枸杞、葡萄酒等产业的标准化改革,提升“宁夏枸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等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要深化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推动国有资本向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借鉴区属“两非”“两资”企业出清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低效资产处置机制,实现“瘦身健体”高质量发展。要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重点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升级,实现涉企许可事项“证照分离”全覆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要建立“柔性引才、专项育才、环境留才”的机制体系,实施“塞上英才”计划。要深化人力资源市场改革,建立校企合作培训机制,为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要稳步推进平罗县、彭阳县等国家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扩大贺兰、中宁等县(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以开放体制改革为突破,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全会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宁夏要通过制度创新打通对外开放的堵点,充分发挥中阿博览会等平台作用,打造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

  要优化试验区政策体系,出台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开放型政策,全链条支持企业加强国际贸易通道对接。要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推进“单一窗口”全覆盖,实现通关流程“一次申报、全域通关”。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扩大枸杞、葡萄酒等特色产品出口,建立海外营销中心和仓储物流基地。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针对新能源装备、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链,推广“链长制”招商工作机制,开展精准招商、集群招商,提升实际使用外资水平。

  要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合作,吸引东部地区企业到宁夏投资兴业,承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转移。要加强与西北五省(区)的协同发展,强化区域联动,促进资源互通,在水资源利用、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合作。要深化闽宁协作机制,推动闽宁协作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合作转变,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典范。

  要创新中阿博览会办会机制,将其打造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核心平台,拓展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合作领域。要加强银川综合保税区、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等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监管服务,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等业务。要依托宁夏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双中心”优势,建设“绿色算力之都”,打造数字开放新高地。

  以生态制度改革为牵引,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新格局

  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宁夏要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筑牢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要聚焦“资源有价、使用有偿、节水增效”目标,一方面,完善用水权市场化配置机制,聚焦确权、赋能、定价、入市等关键环节靶向发力,全力构建有序市场体系。另一方面,强化水资源智慧监管能力,依托数字宁夏建设成果,构建覆盖“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全流程的监测网络,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精准管控。

  要针对“一河三山”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建立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机制,破解“各自为战”的治理困境。要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将枸杞种植、葡萄酒酿造等特色产业纳入生态价值核算体系,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创新生态补偿模式,在黄河干流流域建立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基金,实现“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良性循环。

  要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立新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考核机制,确保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30%以上。要健全绿色产业激励机制,对新能源装备制造、绿氢制备等产业给予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推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传统工业区绿色转型,打造国家级零碳工业园区。要强化碳减排制度保障,扩大排污权交易范围,将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全部纳入交易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倒逼企业减排降碳,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推进。

  以治理机制改革为保障,促进民族团结与共同富裕

  全会要求,“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宁夏要通过治理机制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

  要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完善统筹推进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将示范区创建纳入各地各部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推进的工作局面。要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式,推动“互联网+民族团结”宣传模式,在学校、社区、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激励机制,营造“人人讲团结、处处抓团结”的浓厚氛围。要深化“民族团结+”融合发展模式,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相结合,推动各民族在共同发展中增进感情。

  要完善“就业优先、保障有力、服务均等”的民生体系,建立多渠道就业促进机制,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专场招聘活动,提升就业水平。要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要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智慧高效”的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机制,保障群众参与治理的权利。要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模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要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构建基层治理智慧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社会治安等事项“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宁夏社科联)

【作者】:

【稿件来源】: 宁夏日报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