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宁夏宣讲网!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热点面对面

以“产城人”协同互融促高质量发展

宁夏宣讲网  nxjst.nxnews.net  发表时间:2025-02-10     

  马 瑾

  2025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坚持系统谋划,对启动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新型城镇化五年行动、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作出部署安排,全面推动以城聚人、以人强产、以产兴城。产业是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是发展的综合载体,人口是发展的核心要素,产业、城市、人口融合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动力。当前,我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一盘棋”,找准“产城人”协同互融的契合点,在增强产业基础支撑、提升城市承载功能、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形成“强产、兴城、聚人”的良性循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增强产业基础支撑,推动以产兴城。产业发展中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的投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带来了增长动力,也体现着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实现高质量产城融合、产城联动,要把产业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促进“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量质齐升,推动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清洁能源、数字信息、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体现宁夏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做强经济支撑,助推城市扩容提质。加强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协同,促进产城一体、协调联动,推进宁东“二次创业”,高水平建设宁东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示范区,推动形成产业分工合理、资源优化配置、城市功能集成、优势互补互促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提升城市承载功能,推动以城聚人。城市发展和城镇化率的提高为产业和人口发展提供了空间、平台和环境,在吸引人口流入、吸纳人口就业、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要补齐城镇化建设短板,促进城市规划与人口政策相协调,一体推动产业、要素、人口集聚。落实主体功能定位,依托沿黄城市群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推动形成“一主一带一副”城镇空间格局,增强首府银川城市中心能级、促进沿黄城市群人口集聚和产业协作、提升固原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差异化、特色化、融合化发展。准确分析我区人口向沿黄县(区)集中、各市内人口向中心城区流动的趋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国土空间体系,科学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分类规划中心城区、城乡接合部地区、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建设规模,推动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动态平衡。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稳步提高城镇化率,增强人口集聚力和综合承载力。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与人口流动趋势相适应,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同常住人口挂钩、由常住地供给的机制,加快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去户籍化”,统筹教育、住房、社保、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推动以人强产。人口为产业升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人口数量、质量、结构直接影响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根据我区产业发展对人口的需求,优化调整生育、教育、就业、引才等政策,促进人口发展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贯通“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四个环节,持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大应用型高校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切实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适配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与我区特色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趋于平衡。统筹人才资源引进、培育和配置,依托我区科技合作项目和平台,柔性引才引智引技,加大人才飞地建设,拓宽育才、选才、引才、用才渠道,吸引全国各地各类人才参与我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促进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实现“人才集聚、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协调共进。 (作者单位: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

【稿件来源】: 宁夏日报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