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宁夏宣讲网!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热点面对面

深入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思想

宁夏宣讲网  nxjst.nxnews.net  发表时间:2025-04-09     

  徐晓美 王思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强调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一战略规划不仅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更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深刻践行。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意蕴丰富、内容深刻、影响深远,从哲学角度围绕其蕴含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目标性和过程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辩证考察,对于科学把握和推进我国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和实现路径等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是决定社会生产关系变迁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力量,其发展程度归根结底也决定着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状况。马克思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水平决定和支配着生产关系,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迁必须与生产力的状况相适应。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关系状况制约着共同富裕的实现情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及“三座大山”的压迫,为生产力解放创造了根本条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大力推进工业化,发展基础工业,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新时代以来,对生产力的再次解放和发展成为实现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动力。上述发展历程不仅深刻揭示只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进而消除经济贫困和生存压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垫石铺路;而且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支配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自觉,以及对共产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共同富裕最终实现的坚定信念。

  体现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的统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利益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与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内在契合性。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中国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立场和价值追求。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与世界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来看,如果一个政党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人民利益,就难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就不能长期维护其执政合法性。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核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置于发展的核心地位,将增加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作为发展的至高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强调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明确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体现目标性和过程性的统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从目标性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要解决两大问题:贫困问题和不公平问题,社会主义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解决这两大问题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制度,因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引领正确的目标方向。中国共产党追求的从来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富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史观与根本立场决定的。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该优越性的展示和发挥必须建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之上,这意味着共同富裕是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等一系列努力之后要“最终达到的目标”。从过程性来看,中国共产党主张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个“逐步”表明共同富裕的状态是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提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推进原则,科学规划了共同富裕的“三步走”路线图:至2025年着力缩小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实质性突破;至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实现共同富裕基本目标。这种阶梯式推进策略,既坚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前瞻性地构建起从“初级共富”向“高级共富”跃升的战略推进,彰显了历史耐心与战略定力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在历史传承与现实创新中呈现出多维统一的科学体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中,既恪守物质基础的决定性作用,又注重生产关系的动态调适;在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统一中,既强化政治引领的“主心骨”作用,又激活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伟力;在目标性与过程性的实践统一中,既锚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又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这些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新时代,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辩证理路,有助于在实践中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稳步推进共同富裕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稿件来源】: 宁夏日报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