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宁夏宣讲网!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热点面对面

精耕细作契合高质量发展要求

宁夏宣讲网  nxjst.nxnews.net  发表时间:2025-05-15     

  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宁夏的现代煤化工和新型材料产业,风电、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要精耕细作、持续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标定向了宁夏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和方法,蕴含着高质量发展要求与精耕细作方法的内在统一关系。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精耕细作是认真严谨精微的做事状态,是深入细致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看,精耕细作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紧密而深刻的联系。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将精耕细作的理念和方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善于用精耕细作之“矢”射高质量发展之“的”,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和效益。

  从质量提升替代数量扩张看,双向奔赴促质效。精耕细作原是中国传统农业精细化的生产方式,旨在投入更多劳动、技术和生产资料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其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在特定技术条件下,以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方法和路径。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国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精耕细作体现着对质量和效益的最大化追求。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这一规律的必然要求,能更好推动依赖要素投入、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增长方式向依靠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式转变。两者均追求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双提升,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和协同性。这启示我们,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精耕细作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法,锚定某一领域持续深耕,以精细化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延长产业链,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与产出效益。

  从细研深挖新质生产力看,同向发力促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质态是事物在物质技术属性上的互相关联状态,而物质的技术属性是重要的创新资源,不仅具体而且隐性,需要在细微之处洞察和把握。精耕细作是深入探索、细致观察、精心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是从事任何事业、做好任何工作应具有的认真严谨精微态度。运用精耕细作方法深入研究先进生产力的质态,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挖掘潜在价值,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强力支撑高质量发展。要把握精耕细作的精髓,以专注铸专长、凭深耕得优势,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理念,聚焦和扭住关键及重点,探索和实践获得优势的途径方式,提出和应用富有创意的方案方法,创新性配置生产要素,推进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从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同频共振促发展。文化与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经济奠定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提供发展的动力和价值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强调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与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天人合一、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勤劳智慧、精益求精等思想理念贯通融合。精耕细作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推动农业提质增效,高度凝练了中国传统农业的典型特征和精神特质,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文化因子,与高质量发展立场理念、价值追求、科学方法高度契合。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经济社会发展鲜明主题、一切工作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自觉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深入挖掘和拓展精耕细作的丰富内涵,促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地同经济发展理念、机制、导向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不断激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澎湃动力,持续激发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创造更多量质齐升的经济效益、人文效益,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活力。 (执笔:刘建新)

【作者】:

【稿件来源】: 宁夏日报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